澄海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检察公益诉讼与服务保障民生的结合点,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英烈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守护公益,助推生态环境建设”“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红色革命资源保护”等专项活动,为社会公共利益撑起司法“保护伞”。五年来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03宗,发出检察建议85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9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宗。
一、以“检察蓝”守护绿水青山
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五年来共办理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件54宗,监督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整治水源保护区污染问题18件,整顿贝灰厂11处,拆除河堤违规搭建、清理垃圾堆放点15处,关停养殖场4家,为澄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期间,被告人金某盛等3人私自在辖区内开设电镀加工场,在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配套排污防治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含铬、镍等超标重金属污染物,严重污染厂区周边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对此,澄海区检察院对金某盛等3人以涉嫌污染环境罪提起公诉,并就该案件涉及损害公共利益的事实,依法同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同时加强释法说理工作,金某盛等3人均深刻认识到其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表示认罪悔罪,并经法院主持调解,自愿缴纳赔偿生态环境资源损失费11万元,还在正义网上作出公开道歉声明。澄海区检察院还对另外5宗排放电镀废水污染环境案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共追偿环境污染损失费128万元,及时挽回生态环境损失,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以“检察蓝”守护舌尖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澄海区检察院始终把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放在突出位置,五年来共办理涉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5宗,积极回应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特别是关于校园周边餐饮安全的问题,该院通过对“美团外卖”“饿了么”“饿了么星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服务平台巡查等多种调查方式,发现多家商家存在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未及时申请变更食品经营许可等行为,遂迅速予以立案,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并召开圆桌会议,对发现的存在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切实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的工作理念,共同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主管部门对该院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辖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监管,有效净化经营环境。
三、以“检察蓝”守护“红色根脉”
革命文物既是前辈先驱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更是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记忆标志,具有重要的革命教育意义。澄海区检察院在调取红色革命遗址资料、实地走访调查后,发现位于隆都镇的南溪学校旧址和南溪老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碑2处红色革命遗址,存在未公布文物范围、未作出标志说明、未制定并公布具体措施等问题,一定程度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使文物得到妥善保护,该院及时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上述红色革命遗址依法履行保护职责。其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开展实地核查,组织立行立改,明确管理责任,及时悬挂文物标示及安全责任人公示信息牌,并在网上公布相关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该院还以点带面,先后立案6宗,发出检察建议6份,促进澄城南桥等多宗类似案件的处理,确保红色革命遗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让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代代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