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22年3月,澄海区检察院经调查发现辖区文具店存在销售“三无”玩具、文具的行为,带来损害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的风险,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且职能部门存在履职不到位情况,遂作为该院首宗未成年人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展监督,取得成效。
【履职过程】
2022年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曝光了校园周边销售博彩玩具的现象,揭露了部分玩具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和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澄海区检察院敏锐把握该监督方向,迅速开展行动,对澄海区文具、玩具销售情况进行排查,先后查看了辖区内10余家校园周边的文具店,发现文具店存在销售“三无”玩具、文具的行为,如销售未标识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生产厂商和厂址等信息的“M胶”、水晶泥、玩具盲盒等。校园周边文具店等商家因为其位置的特殊性,其销售的“三无产品”更容易被不特定的未成年人购买及使用,危及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该院调查后认为负有监管职责的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存在怠于履职情况,遂立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展监督,依法向该局制发检察建议。该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开展学校周边销售“博彩玩具”、“三无产品”等违法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学校周边,特别是小学、初中学校周边的玩具店、小卖部等经营者的相应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现场开展宣传教育和释法说理,督促商家自觉依法经营。
【典型意义】
“三无”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着不小的隐患,一方面是产品的材料、工艺无法确保达到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出问题造成伤害和损失,消费者将无法找到相关责任主体维权。《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的职责。检察机关聚焦未成年人身边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从校园周边销售文具、玩具等“三无”产品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入手,及时开展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加强监管查处,有助于引起重视,消除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安全隐患,共同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