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澄海区检察院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食品安全检察监督,倾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澄海区检察院干警在深入辖区内各大商超和进口食品专卖店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进口食品外包装中文标签未标注在华注册编号、部分来源于日本核辐射地区等食品安全隐患,且个别商户分布在学校周边,对青少年造成健康威胁。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自2022年1月起,凡是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的企业,都应当在中国海关总署备案,并在食品内外包装中文标签上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未按要求进行标注,既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也对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保障造成隐患危害。另外,自2011年4月起,国家明令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埼玉县等12个地区的食品。
针对上述食品安全问题,澄海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在辖区内组织开展进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商户20余家,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商户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并现场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确保在售违法食品下架处理。
检察官提醒
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请务必确认包装袋上是否贴有中文标签,以及标注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地区等重要信息,警惕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危害您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