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把写好用好检察建议书作为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制发、跟踪回访、督促落实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检察建议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全市两级院共发出检察建议161份, 涉及司法系统、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烟草专卖、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采纳率达92%,其中有2份检察建议书分别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检察建议书”、“优秀检察建议书”。
一、紧抓思想认识,实现思维转变。市检察院把加强检察建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程,专门召开检委会议进行研究,赖德贵检察长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跳出原有就案办案的思维模式,把检察建议作为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贯穿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始终。制定出台《汕头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参与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警示、预防、督促、规范作用,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堵塞漏洞、完善管理等建议,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二、紧扣关键节点,实现规范管理。深入贯彻落实高检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省院《检察建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明确检察建议的发送对象、适用范围、提出程序、制发主体等,要求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检察建议工作,做到严格依法、准确及时发出检察建议。针对检察建议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实行两级检察院办公室统一审核编发文号,对于检察建议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完善意见后,返回承办部门作相应修改;对于检察建议落实不力的,按照“谁承办谁负责”原则,落实责任追究。此外,要求检察建议除了送被建议单位外,还应报送上一级检察院备案,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同时报送同级政法委、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做到既主动接受同级党委、人大的监督,又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执法监督的情况,取得支持。
三、紧贴共性问题,实现专项预防。通过分析专案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社会管理中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剖析,在司法监督、行政执法、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国企监管、村委事务等多个领域,围绕重点领域和龙头行业认真查找高风险点,提出治理对策,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如在查办澄海“407”卷烟制假案背后“保护伞”系列案件后,市院反贪局结合案件深入剖析卷烟打假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向市烟草专卖局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从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强监督制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规范卷烟打假执法工作,市烟草专卖局接到检察建议后立即落实整改,并在全市烟草系统开展“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加强专卖执法队伍遵纪守法再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烟草专卖监管队伍执法水平。
四、紧守质量效果,实现工学相长。严格按照检察建议的规范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避免出现检察建议书内容简单雷同、说理性不强、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高检察建议书的质量。聘请来自工商管理、工程建设、知识产权、质量技术检验等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精英代表担任检察工作咨询员,发挥其学术专长优势,在难案析疑、人员培训、诉讼监督规范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提供有力协助。组织开展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建议书评比活动,考核建议书制作的规范性和发出后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共评出优秀检察建议书12份,做到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进一步推动全市检察建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