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特别程序的规定,进一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缓刑犯,近期,金平区检察院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约谈未成年缓刑犯及其近亲属,对未成年缓刑犯进行教育矫正和动态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整理分析,掌握概况。金平区现有未成年人缓刑犯39人,出生年份集中在1994年至1997年,除有3名为女性外,其余均为男性。这些未成年缓刑犯由于参与抢劫、抢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犯罪活动被法院判处缓刑1-3年,其中,80%的人由于实施暴力抢劫行为而被判刑。为确保帮教的针对性,金平区检察院监所科将未成年缓刑犯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从年龄较小、涉世不深、问题相对严重的未成年缓刑犯入手,循序渐进推动帮教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了解,贴心沟通。检察干警深入查阅帮教对象的《刑事判决书》和相关材料,对该未成年缓刑犯的学习经历、家庭情况和实施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约谈时,干警态度真诚和蔼,摆脱“说教式”的刻板方式,以长辈的身份跟这些未成年缓刑犯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其缓刑考察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情况,对于因判刑而有心理负担的帮教对象则耐心引导教育,帮助其增强对未来的信心。约谈后,及时将该未成年缓刑犯的情况记录归档,并综合分析其再犯的可能性,评估再次帮教的必要性。
三、选择重点,合力帮教。对于犯罪情节较严重的未成年缓刑犯,干警还约谈其家属,详细了解该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日常表现和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家属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比如未成年缓刑犯林某某,年满17岁即抢劫、抢夺作案6宗,抢夺财物多达3万多元,法院因其未满18周岁和其他法定情节依法对其宣告缓刑,金平区院监所科干警在帮教的同时及时跟其家属沟通交流,督促家属加强管教,共同形成帮教合力,早日让孩子步上正轨、回归社会。